第一次看到這部微電影是在2015年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的年會上,當時老編第一個印象是,怎麼了,現在甚麼微電影都要跟「灣生回家」扯上關係嗎?
後來,在一次聚會中,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的公共關係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淑德女士才說,當初把這微電影形象片的規劃製作交給一群年輕人,年輕人問她是要呈現正面、負面的形象 (ㄟ~這不是廢話嗎?),是要讓人家平淡看過、還是能激起討論(ㄟ~這看來也是廢話)。
微電影拍出來之後,劉女士恐怕心裡也有跟老編同樣的印象和疑惑。
或許這印象和疑惑其實是和老編前面那兩個 "ㄟ~這不是廢話嗎?"是有對立衝突的,然而這也正是激起討論的一個手法吧。
...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卡內基圖書館
上周末在一個圖資人聚會的場所中,有人提到了卡內基圖書館 (Carnegie library)。
卡內基圖書館泛指由蘇格蘭裔美國大企業家與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所贊助建立的圖書館。在1883年和1929年間,總共建立了2,509座卡內基圖書館,其中有1,689座建於美國、660座在英國、125座在加拿大,以及其他在澳洲、南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國的卡內基圖書館。
早期的卡內基圖書館大多座落於和卡內基有個人連結的地方,如最早的卡內基圖書館就座落在他的出生地--蘇格蘭的單弗姆林(Dunfermline),在1883年開幕;自1889年起卡內基圖書館開始在各地開花散葉。
全球首座卡內基圖書館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negie_library
卡內基之所以如此贊助圖書館的成立,是因為書籍和圖書館在他幼年期、青春期有著重要地位。當時他在由他父親協助建立的商人會員圖書館(Trades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