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kkari & Serola (2012)針對15~79歲的芬蘭民眾以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公共圖書館在芬蘭民眾生活中的影響,有效回收樣本為1000份(回收率16.7%)。調查顯示,芬蘭民眾認為公共圖書館的影響可歸納為四構面共22種情形,這四個構面分別為教育(education)、工作與業務(work and business)、日常活動(everyday activities)和休閒(leisure time)(如表 1)。其中影響最大的前五種情形分別為:閱讀小說類書籍(71%)、閱讀非小說類書籍(67%)、利用閒暇時間自我學習(58%)、獲得旅遊度假資訊(45%),以及參與文化活動(42%);影響最小的五種情形則為:尋找工作求職之資訊(13%)、參與社會議題之討論(17%)、瞭解消費者權益或資訊(24%)、培養對於戶外活動/健身/運動的興趣(24%)、獲得育兒知識和學校教育之資訊(25%)。
1. 教育
|
2. 工作
|
獲得學習機會
|
尋找工作求職之資訊
|
輔助正規教育的學習(如國中小、高中職、大學)
|
完成特定任務(例如學校作業、工作目標或專案等)
|
獲得與工作相關的學習機會
|
培養工作技能
|
利用閒暇時間自我學習
| |
3. 日常活動
|
4. 休閒
|
獲得處理家務之資訊
|
閱讀小說類書籍
|
獲得育兒知識和學校教育之資訊
|
閱讀非小說類書籍
|
獲取居住、房屋資訊(例如:家居維修)
|
參與文化活動(例如:觀賞戲劇或音樂會)
|
瞭解消費者權益或資訊
|
參與創作性活動(例如:樂器演奏或唱歌)
|
獲得健康或醫療資訊
|
培養對於戶外活動、健身、運動的興趣
|
獲得旅遊度假資訊
|
培養對於大自然的興趣(例如:賞鳥)
|
促進人際關係
|
培養對歷史及社會類別之主題的興趣
|
參與社會議題之討論
|
資料來源:Vakkari, P. & Serola, S. (2012). Perceived outcomes of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4(1), 37-44.
為了解公共圖書館在臺灣民眾生活中的影響,筆者於2014年10月間以Vakkari & Serola (2012)的研究為基礎,針對臺灣民眾實施問卷調查[1],有效回收樣本共733份。調查的初步結果如圖 1,影響最大的前五種情形分別為:獲得學習機會(85%)、利用閒暇時間自我學習(82%)、閱讀非小說類書籍(74%)、獲得健康或醫療資訊 (67%),以及閱讀小說類書籍(65%);影響最小的五種情形則為:參與創作性活動(26%)、參與社會議題之討論(34%)、尋找工作求職之資訊(37%)、參與文化活動(41%),以及培養對於大自然的興趣(42%)。
比較臺灣與芬蘭的情形可發現,閱讀小說類書籍、閱讀非小說類書籍,以及利用閒暇時間自我學習都排在兩國公共圖書館對民眾生活影響的前五名;參與社會議題之討論和尋找工作求職之資訊則皆排在倒數五名。較為特別的是,參與文化活動在芬蘭排名前五名,但在臺灣則排於倒數第四名。此外,我國讀者自認可由圖書館獲得學習機會和健康或醫療資訊等方面之幫助;而芬蘭之讀者則認為圖書館可滿足其在獲得旅遊度假資訊及參與文化活動兩方面之需求。
參考資料:Vakkari, P. & Serola, S. (2012). Perceived outcomes of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4(1), 37-4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