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波蘭的Book Institute

波蘭的Book Institute(BI)是波蘭文化部所成立的文化機構,其目的在於向全球推廣波蘭文學,以及在波蘭國內推廣圖書與閱讀。
BI採用告知(inform)、鼓勵(encourage)、說服(convince)的策略推廣波蘭文學,包含翻譯者將波蘭文學翻譯成外國語文、國外出版社出版翻譯後的作品,以及全球各種與文學相關的活動(如書展)能邀請波蘭作者參加。當然告知、鼓勵、說服的背後就是經費的挹注,例如Poland Translation Program 就是獎助將波蘭文學翻譯成其他國家語言的計畫,近年來已經有超過1,800本翻譯著作在全球出版。

BI有幾個計畫和圖書館有關, Biblioteka+   Programme 類似臺灣教育部補助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改善和設備升級計畫。MAK+則是發展整合性自動化系統,讓全國的公共圖書館使用。Book Clubs則是由2007年開始,促進波蘭的閱讀風氣。這個計畫和公共圖書館合作,以公共圖書館的讀者為標的,在公共圖書館進行讀書會。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1,575個讀書會了。

IBUK Libra Light Platform則是為視障人士設計的有聲書平台。

其他還有Promoting Readership Program、Schooling for Librarians等計畫。

我自己想像的,一開始知道Book Institute,會以為它和出版界比較有關,當然,它有很多計畫是和公共圖書館、出版界合作的。我只是在想,在臺灣,出版和文化部比較有關(文化部有個人文與出版司),圖書館的主管機關則是教育部。雖說主管機關不同,但出版業界應該還是可以跟圖書館建立緊密的關係,而不是把圖書館視為敵人。像今年文化部的世界書香日活動,好像就和公共圖書館是兩條平行線。

像前些日子 藝殿國際圖書有限公司(原捷運中山地下書街) 和國立臺灣圖書館辦的 106年閱讀台灣曬書節活動就是一個很棒的活動呀!出版業者和公共圖書館可以想想怎麼樣的合作會是Win-Win。

胡言亂語,不要理我,嘿嘿!

(資料與圖片來源:http://www.bookinstitute.pl/ )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波蘭弗洛茨瓦夫總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的波蘭名字是Tadeisz Mikulski Lower Silesian Public Library,圖書館的波蘭文寫法是biblioteka;Silesian一般翻譯為西利西亞,是中歐的一個歷史地域名稱,主要部分在波蘭西南部,現今劃分為波蘭的很多省分,其中一個是下西利西亞省(Lower Silesian);Tadeisz Mikulski似乎是波蘭的一位文學史家。

在下西利西亞省總共有611個圖書館和分館,總館藏量為950萬冊書與50萬件特藏,總讀者數大約812,000人。這個圖書館是弗洛茨瓦夫(Wroclaw)的總圖書館,也指導下西利西亞省的圖書館。

說來有趣,她就位在弗洛茨瓦夫最負盛名的舊城廣場,但是在舊城廣場繞了數回,從來沒注意到她的存在,只留意到這尊自由女神小矮人,真是丟臉呀!給個地址吧:Rynek 58, Wroclaw。

圖書館門口的自由女神小矮人
沒錯,圖書館的門口就有這麼一尊自由女神小矮人,猜想是要表達圖書館支持Freedom of Expression (表述的自由)的立場。底下這張照片是從廣場往圖書館方向照的,最中間的那一棟就是圖書館。
正中間就是圖書館,一樓正面有BIBLIOTEKA字樣
一進一樓(其實是Level 0),一個小展覽廳,屋頂圖案很炫麗,仔細看看,應該是人群從知識之樹吸收知識養分的概念,展覽廳正在展出的是民眾心目中對他們極具影響的書。旁邊有個小攤位擺了很多書,語言不通,但猜想是奇幻文學書店(Fantastyczna Ksiegarnie)。
一樓展覽廳
下西利西亞省民眾和館員心目中對他們影響深遠的書
奇幻文學書店
這棟建築物至少有五層吧,但對外開放的只有 0 到 3 樓,樓層圖如下所示。幾個比較重要的區域包含:兒童閱讀區(強調七大洲兒童館藏,從小培養世界觀呀)、有聲讀物區 (包含點字)、參考資料區。說有American Corner和Alliance Francaise也就算了,最令人驚奇的是居然有個Window On Korea韓國區,這我就不知道為啥了!這個圖書館強調現代化科技,有超過140部電腦、最新的複印設備、採用ALEPH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有豐富的電子書,以及一個名為「數位化下西利西亞(Digital Lower Silesia)」的資料庫。
樓層圖
以下就直接讓圖片說故事囉...
兒童閱覽區一

兒童閱覽區二

兒童閱覽區三,裡面有個中國屏風

有聲書區

閱覽區

Window On Korea、德國圖書館



這是要照書架

書庫區

室內陳設

電腦與閱覽區


閱覽區

閱覽區
因為之前去了希維德尼察公共圖書館,對他們的書標貼法感覺很有趣,所以這回也特別留意。結果發現了兩種不同情形,底下這張圖的書標的確有分類號,也和書架標號吻合。但也有一種是以作者姓字母標號的。

書上的索書號和書架標號吻合
另一件有趣的事,怎麼這裡也在貞子呀!!!裡面貼這一張海報,看來看去都像貞子,上頭寫的標題,乍看之下以為是中文字,再仔細一瞧原來是 HORROR DAY!

貞子 Horror Day
平常都是在舊城廣場往四周照,難得可以登上舊城廣場周遭的建築物,當然要反過來照照舊城廣場囉~
舊城廣場 (可惜逆光了)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閱讀獎勵

據說,新北市有間職業學校有個圖書借閱率獎勵計畫,根據學生每學期借書的冊數,給予嘉獎到小功的獎勵;另外還有「借閱排行榜」,前幾名會發給圖書禮卷與獎狀。利用這些獎勵和其他周邊配套,這間學校圖書館的借閱率有顯著提升,據說累積八年來閱讀人口(?)增加十倍。

前兩天水果日報記者打電話問我關於這件事的意見。

嚴格來說,大家都知道,借書不等於閱讀,借書人口也不一定等於閱讀人口。但是,要閱讀首先要把書拿起來,如果連書都不拿、不借,就更不可能閱讀了。

我覺得,透過一些獎勵措施(不管是記嘉獎或記功,或是發圖書禮卷),吸引學生願意走進圖書館、願意借書,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學校應該安排進一步的閱讀活動,例如安排讀書會、導讀、與作家有約、和愛的書庫合作引進班級讀書箱,來促使學生真正有質量俱佳的閱讀。

這幾年臺灣有許多學校引進了閱讀認證,除了看書之外,還要透過閱讀認證系統回答一些有關書中情節的題目。這間學校或許可以進一步搭配借書量和閱讀認證。

呃,我也知道閱讀認證和書寫閱讀心得,有時候是會澆熄學生看書的熱情的,因為這樣一來,閱讀就不是自由自在,而是一項”作業”了。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讀饗幸福--臺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

106年2月17日上午10:00,睽違了二、三年之後,我踏進教育部再次參加「讀饗幸福--臺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照了幾張相片,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連到這裡看
「讀饗幸福--臺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

一開場 ,是我母校永樂國小的兩段跟詩和閱讀有關的表演。
永樂國小的表演
接下來,是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以全國公共圖書館的借閱情況為基礎的「105年國人閱讀習慣的調查結果」、教育部陳雪玉主任秘書的致詞。

然後... 就是這次引起廣泛迴響的「借閱楷模」頒獎、表揚。
借閱量大就是楷模?
典禮當天下午和隔天,新聞媒體陸續有刊登這個典禮的消息。意外地,激起許多負面迴響:

  1. 看來教育部不懂讀書,也不懂圖書館經營
  2. 每年從圖書館借7294本書,是「閱讀楷模」嗎?沒救了,政府連讀書都「重量不重質」 
  3. 借書等於閱讀?「借閱楷模」表揚數據引議....
之所以說意外,是因為公共圖書館的事,向來社會大眾是不太理的,想不到這次的迴響不少,不論是正面或負面迴響,畢竟都引發大家對公共圖書館的關注。

當天在現場的我,其實和幾位朋友也在滴咕著,一年借六七千本書,怎麼看呀?不過按照艾德勒、范多倫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來說,閱讀本來就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ˇ、主題閱讀的,哈。

當然,我同意不宜以借書量來論借閱楷模,但是當天聽了幾位so-called閱讀楷模的分享(包含這次引發最多迴響的雙北林小姐),我覺得他們都講得有模有樣的。我還幫大家找到了104年相同典禮的活動手冊(今年的應該還沒出版),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從後面看看閱讀楷模的心得分享。看完之後大家應該會有感覺,這些人(至少大多數的這些人)的確是愛看書,不會為了來接受表揚而衝量。(哈,不過我也不敢保證就是了)

再次強調喔(我相信有迴響的人也不是衝著這些被表揚的民眾),我也覺得不宜以借書量來論借閱楷模。

再回來談公共圖書館經營。我常常說圖書館有4S  -- S(helf)(藏書)、S(taff)(館員)、S(ervice)(服務)、S(pace)(空間)(你要多少S都可以生出來給你,哈,例如第五個S是S(trategy)(策略)),這幾年來教育部投入了經費做空間改善(雖然我很討厭說 "像誠品一樣的公共圖書館")、館藏充實和閱讀活動推廣(現在抱怨在公共圖書館都是舊書的人應該不多了吧),服務也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改善。但憑良心講,館員數還是不夠,可是在現在這個公務員都被罵成米蟲的時代,教育部和地方政府能多編配館員給公共圖書館嗎

在幾篇負面迴響中的第一篇提到,

其實借書背後都有行政成本:借還書程序、人工上架,如果在台北市,還有跨館調閱的服務。這些借閱者其實耗用了大量的公共資源。而她們又產生了什麼對自己、對公眾的效益呢?成為發明家了嗎?成為作者、思想家、創作家了嗎?似乎也看不出來。

這段話我只同意前面一半,的確這個借書背後都有行政成本 (至於為何看書借書的人就要變成作者、思想家、創作家這我就不同意了),再加上公共圖書館面對的民眾十分多元,其實館員們的壓力都很大!很想向政府請命:多重視圖書館,不僅要給空間、藏書、延長開放時間,還要有相對的人力呀

再回來,空間的改善是公共圖書館經營的一環,畢竟沒有好的空間也就沒辦法吸引讀者入館。可是,我們也看到有的都市蓋新總館打的旗號之一是可以增進觀光,真令我搖頭不止。就連最近國家圖書館蓋南部分館,我覺得都得讓國家圖書館一再地在各個場合強調國家圖書館的任務和使命,但是臺南市政府還是希望能把它經營地像公共圖書館。各位大德,借閱楷模只是小事,要讓國家圖書館像個國家圖書館,這才是大事呀

其實,「閱讀習慣調查結果記者會暨借閱楷模表揚」只是教育部幾項和公共圖書館有關的活動(或作為)之一,很好,利用反面行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除此之外,102、104年各舉行了一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鑑,透過多元指標希望能夠拔尖扶弱,儘管只要是評鑑就會有正反兩極看法(就跟大學評鑑一樣),但是透過指標,可以讓公共圖書館自我檢視需改善的地方。這個評鑑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再辦,因為辦評鑑就會有哪個縣市強、哪個縣市弱的結果產生,You Know...,即使不再辦,我都希望各縣市圖書館自己可以拿著這些指標逐年檢視,逐年提升。但是關於全國公共圖書館評鑑這回事,可就沒多少迴響了,Why?

請大家不要認為我是在幫教育部擦脂抹粉,我其實是在幫公共圖書館講話,閱讀楷模這件事做得不好,嘻,但反而吸睛了。就單一事件來說,這的確是個負面行銷,但稍微全面一點來看,這幾年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還是在公共圖書館上做了不少事。大家罵歸罵,但更重要的是幫助公共圖書館提升、幫全民的閱讀素養提升,讓公共圖書館成為民眾家與工作地之外的第三場域(third place)。我想,評量公共圖書館在民眾生活中的影響是下一步可以凸顯公共圖書館價值的方向